孔子书法传世:后世膜拜千年

孔子书法传世,成为后世人们膜拜千年的经典之作。这些文雅流畅的笔画,包含着孔子先生那颗温和而博大的心灵。他的字迹如同他的教导一样,温润而有力,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老夫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名人,他创立的儒家学派长盛不衰,时至今日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在国外,孔子的名气都非常大,美国华盛顿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就雕刻着摩西、梭伦和孔子的塑像。此外,全世界近130个国家都有孔子学院,成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孔子书法传世:后世膜拜千年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而且还曾担任鲁国司寇,据记载他留下了不少手书作品,秦朝以后几乎都佚失了。不过,他还有一件书法作品成功保留了下来,虽不是原作,但也珍贵无比,此作被收录于《淳化阁帖》《绛帖》中,取名为《鲁司寇仲尼书》。

此作文字属于大篆体系,释文为:“乌延陵对邑有吴君子之墓呼”。“吴君子”指的是季子,他是吴国国君寿梦的第四子,为人礼贤下士、品德高尚,与孔子并称为“南季北孔”,孔子对他尊敬有加。在今天丹阳县季子庙,有一块碑上记录着这12个字的另一版本:“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

而且与《淳化阁帖》《绛帖》中的“仲尼书”对比,碑上的书法更加稚拙。历史上关于孔子吊唁季子记载较多,“仲尼书”究竟有几个字也有三种版本,除了12字、10字外,明代丰坊还记载了6个字的版本:“先师孔子题季札墓曰:‘乌乎有吴君子’止之,六字亦大篆,视石鼓差小”。

相传孔子是篆书高手,李斯、李阳冰等人都曾学过他的字,史籍记载:“古碑之传于世者,究而论之,要当以孔子题延陵吴季子十字碑为始……唐李阳冰初工峄山篆,后见此碑,遂变化开合,如龙如虎,则非后人所能造可知也”。

言外之意,孔子的篆书论水平远在李斯之上,李阳冰最初以峄山刻石为师,后来看到孔子这几个字后,悟出了篆书笔法、结字的变化开合,写出来的作品如龙腾虎跃,后人没有谁能超过他了:“生于中唐,独蹈孔轨,潜心改作,过于秦斯”。

孔子的篆书是以鲁国、齐国、郑国的文字为基础的,线条圆转、方折兼备,对称性和装饰性强。古代书法家普遍信奉神明,而孔子“圣人”的地位,使得不少人认为他与仓颉一样,书法得到了“神助”:“采摭旧作,缘饬篆文,天授其灵,创物垂则”。

时至今日,关于孔子书法的考证依旧在进行,如果有朝一日能在考古学家帮助下发掘出这位圣人真正可靠的书法真迹,那将是文化界一大幸事。

« 上一篇
下一篇 »